https://www.blcwc.edu.hk/religon_team.php

宗教事務組

目的

  1. 弘揚佛陀的教義和實踐,培養悲智行願的大乘精神。
  2. 推動本校的宗教活動,讓校內師生在參與中得著啟發,提升精神修養。
  3. 設計多方面的活動,把佛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,發揮佛陀濟世的精神。

工作方針

  1. 推動本校佛化教育的方針;
  2. 提倡正信的佛教精神,參與活動,把佛理應用在日常生活中;
  3. 以佛教正覺青少年團,推動實踐,培養新一代的信徒;
  4. 與友校合辦聯校活動,擴闊學生視野,提升合作精神;
  5. 聯絡各委員會及學會合辦活動,培養本校的宗教氣氛。

箴規

  1. 勇氣不可失,信心不可無,世間沒有「不能」的事,只怕 —— 不肯。
  2. 命運中沒有偶然,一個人遇到順境、逆境,完全是自己創造出來的。
  3. 讀書求學不只是增廣知識、技能,更要提昇品格、改變氣質。
  4. 多原諒別人,能積福德;把心量放大,福氣就大。
  5. 自己喜歡的,不一定是好的;不喜歡的,也不一定就是不好。人生在世,有時要犧牲自己的喜好,把興趣轉為責任,去做利益大眾的事情。
  6. 從勤奮中打發時間。用工作來充實,從工作中去修道、去體會出生命的力量與發揮生命的意義。
  7. 尊重大眾的擁有,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。尊重天地的生機,以環保護生代替破壞殘殺。
  8. 欣賞他人,即是莊嚴自己。
  9. 生命儘管是有缺陷的,但生活是需要讚賞的,一個人如果否定自己的特質,不可能擁有美麗的人生,也不可能擁有幸福。
  10. 網路聯結了全世界的訊息,卻接受不到人們心底真實的感情。
  11. 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捨,非但沒有功德,反增煩惱。
  12. 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,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,隨時都可以揮棒。
  13. 孝順要及時,行善也要及時。
  14. 路是人走出來的!千里之遙的路,都必須從第一步開始。
  15. 佛陀教導我們忍耐與寬容,是超越痛苦的最上方法
  16. 生命中所有事件的發生,不論當時多麼痛苦、悲慘,都只有一個目的,那就是賜予你智慧、力量與覺醒。
  17. 幸福往往是事過境遷之後,你才體會到原來你已經有過的一種境地。
  18. 只要有心,小事也可以做成大事;只要有愛,毀謗也可以轉為讚美。
  19.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它的長久,而在於它為後人所帶來的典範。
  20. 只要懷有慈悲心,人人皆是觀世音。
  21. 懺悔包括改過!
  22. 怕苦,苦一輩子,不怕苦,快樂一輩子。困苦是激素,能吃苦才能有成就。

< 般若 波羅密多 心經>

唐三藏法師玄奘譯

  •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照見五薀皆空 度一切苦厄
  •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
  •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
  •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
  •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
  •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